這次台北婦女中心辦了“如何協助男性個案”
針對社工人員,希望能增加男性受助意願的技能…
http://www.taipeiwomen.tcg.gov.tw/ct.asp?xItem=22533133&ctNode=51068&mp=10700A
雖然我不認為在“婦女中心”開展男性服務是目標,但基於好奇這關於不同性別的服務內容而參加~
果真參加是對的~老師開宗明義就說“我認為這個主題有問題”!
老師強調人有個體差別,不能單純區分為男性、女性2種,
與其探討“男性為何不願接受諮商”,還不如去了解“男性用什麼方法求助”以及“男性想要如何受助”^^
HEIBEG:次群體(早期當社會只分男人、女人,青少年被視為次群體,兒童則被視為比較小的大人、體力還不好的大人…)
分類是由時代背景造成,而一個特色的描述豐富就變成了該族群的代表:草莓族、御宅族、飆車族、外籍新娘,然而~被標籤的族群裡仍有許多不同狀態的個體!
身體:人最具象的存在,而存在、勾出了自我的界定與想像
在主流文化中,人們重視外貌形象,在意自己的身材(女性往往覺得自已胖、男性往往覺得自己有好體魄)
性行為中的避孕,皆是要求女性負責(善後),卻對很容易處理的“男性避孕藥(在男性皮下注射避孕)視若無睹,
→因為視女性為次等,19xx年後才開始研究男性避孕藥,但因不受主流(男性)支持、市場差,而鮮為人知…
然而,身體是自己的,不是為了給人喜歡!
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身體觀念:(不同的界線)
西方:講求外在、明確的答案、頭痛醫頭、腳痛治腳(身體)
東方:注重內在、穴道、精氣神、潛在的反差ex易經很難、北港在南部、隱士是高手(關係的概念)
中國文化不重視婚姻中的愛情
ex過年大家都休息,但媳婦卻在煮飯、洗碗、成了最辛苦的人
中國文化中,親情是血濃於水,不管親人做了什麼,或多年未連繫,都可以包容再包容
夫妻卻是兩個不是親人的人,透過談戀愛,花許多精神、力氣,呵護、關心而連結
結果~
親情:不用維繫
愛情:要花力氣維繫→被夫妻名義淡化
愛情賓館:最常去的是
1.未婚的
2.兩個各別已婚的
→最應該要去的是夫妻!(拋開家務、家人,找回只看彼此的時間與空間)
加以中國的房中家(房中術)提出性愛是養生行為,淡化兩性間的情愛關係,讓性行為與親密關係脫勾
以前,好女人:賢妻(被先生肯定)、良母(被家族肯定)→現在,認真的女人最美麗
以前,好男人:好丈夫(被太太肯定)、好爸爸(被小孩肯定)→現在,
1.吳克群-男傭(得意於自己缺乏自我)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gfgDrkvF5Y
2.野蠻女友/浪漫滿屋(性別反過來就變成家暴)
3.信義房屋(男性體貼看到女性的需求,但呵護中卻未尊重女性)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YszW7OryrNg
→男性“缺乏”對自我的概念,須從外在世界被肯定
(XX 女性染色體vs XY男性染色體(Y是X的殘缺)→男性有所缺乏)
歐美澳一夜情研究:探討愛情→偏誤為安全性議題與人際關係遊戲規則
1.美女邀請陌生男性
約會 進房間 上床
同意者 50% 60% 99%(一位以隔天要考試拒絕,表示若沒考試就願意,但馬上轉頭就走=肢體語氣表達出沒意願)
2.帥哥邀請陌生女性
約會 進房間 上床
同意者 50% 30% 0%
→受訪者展現超高自主性:你有權利以誠懇語氣問,我有權利微笑拒絕
→男性99%接受與陌生女人上床,有可能是客套,社會期待男性要好色,對性沒興趣是奇怪的、對女性不禮貌…
女性外遇:要人命(中東許多國家男性認為女性與他人發生關係,丈夫甚至哥哥可以殺了她)
男性外遇:委屈…(甚至幫先生背書)
女性最高價值:性的忠貞,淫盪的好媽媽(就什麼都不是)
男性最高價值:負責,好色的丈夫(沒大礙),不負責的先生(不ok)
→婚姻的限制依文化不同,沒有“天經地義”
結婚是男性的陽謀:“新”的“娘”(不是想找人來疼)vs舊娘
男:先認識性,再了解愛→易分開性與愛
女:先認識愛,才了解性→易連結性與愛
家務分工:(老師看到家務分工海報感言)
→男人從3歲開始再沒有照顧人的經驗(不可能餵機器人喝奶),愈愛孩子反而愈怕弄傷,
多數男人因為被女人一句“你怎麼這麼笨、走開、我來”而被搶走角色、趕出家務合作世界,
落到跑腿、司機、在旁焦急一職,最後因為無法觸及、感到無趣而遠離家務!
只要讓男性能有機會學習,當抱到孩子,孩子在身上安睡時,男性自然就會感動的搶著做家務了~><~~~Touched
研究發現,孩子0~1.5歲是大腦發育黃金期,足夠的感官碰觸(ex擁抱)能讓智力增加!
六種感官:觸覺、嗅覺、味覺、平衡覺、視覺、聽覺
→平衡覺:原住民孩子因為從小被揹在媽媽背上到處跑,平衡覺超好=聰明
→視覺:黑白是最鮮明的對比色,嬰兒房應以黑白為主,次之可為三原色~
生產 =\=結婚 (優生學→男性主義)
文化兩個極端:
碰觸(=性) vs 不碰(男女授授不親)
沒有中間界線(中間:關懷、安撫的碰觸)~~~Touched
→神、上帝、盤古→皆為男性,包容你、從遠方關注你、傾聽你=愛有距離
例一:白雪公主與小矮人
→白雪公主與七猛男(砍柴伐樹專職者):以小男孩美化/淡化女性的排斥
(暗夜走路,被男性跟vs被小男孩跟,感受大不同)
例二:白蛇傳
→人獸交(龍的傳人)
→女人不會氣男人不相信自己,只會責怪挑撥者(法海、小三)
雷峰塔:男性器官象徵(勝)
淚水:女性象徵(敗)
→白素貞因兒子考取功名才被釋放(女人當了媽才有價值)
影片1:爸爸半夜看孩子,孩子不斷尖叫直到爸爸拿起報紙來看,孩子才認出是爸爸
影片2:孩子生了要養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cU9DjqQ_s4
影片3:用腳照顧孩子、同時玩電腦的爸爸
<待探討的男性議題>
1.男性與親密:
(1)表達感受
(2)當男性哭泣
(3)男性間友誼:當兵、比賽、喝酒等類似經驗的共同行動,即為好友
(4)純男性空間:同一性別聚集時會談論另一性別,男性也須要能談論女性的空間
(5)男性團體:非女性情感傾訴團體
(6)啟蒙儀式
(7)男性原型:情人lover、戰士warrior、獵人hunter、家長patriarch、智者wiseman、科學家scientise、國王king、彌賽亞messiah、愚人…
(8)男人的父親:成長3大需求(被照顧、典範、朋友)→無法在家庭中、同儕中被滿足~追星
(9)作為父親的感受
(10)男性的憤怒:個人太優秀,也易會陷入不會的挫折(家人皆是台大,無法不考取台大或轉攻家人未專攻領域)
(11)承諾:女人要的承諾是一顆心(能信任、安心),負責的男人考量金錢、事業、長遠的生活安穩而不易給/不負責任的男人不怕給承諾(結果女人都信以為真^^a)
(12)支持與鼓勵:男vs男(還不夠、你只能做到這嗎,遣責當鼓勵)、女vs女(事情過去了/你不要在意了/沒關係,安慰)、
女vs男or男vs女(無法等同“同性對待”的感受)→sw應以理性對待,表達對男性在生活狀況上、孩子的關心(而非個人內在狀況)
如果太過溫暖→容易超越專業關係,易讓男性想像~
→對男性的服務評估:無法在當下要求對方哭或感性分享,應放在事後評估(男性多無法當下感動、示弱,但會回家思考)
(13)男性,邏輯與理性主義
(14)男人中的女性主義者
(16)婚姻如何改變男人
(17)男人的母親、妻子、子女、手足
男性宣洩情感管道:運動→KTV,現代最好的管道
結婚是“嫁一人送全家”
→女性對夫家人好,不被感謝、視為理所當然(愛屋及屋)
→男性認為女性嫁進門,是1個人(娘家關係斷絕)
研究顯示:
(1)住離女方娘家近的,婚姻維繫較好
(2)把孩子交給娘家照顧的,夫妻關係較好
→夫家父母難搞的,夫妻關係與娘家更和睦!
“回家”:女方至夫家像上班(要洗碗)、男方至娘家像客人(都坐客廳)!
@專程挪時間專心相愛:約會
→婚後不再專程安排時間戀愛、常錯過,失落多、感情變淡
幽默減肥影片:(不是每個男人都能這樣不在乎身材,不如減肥比較快^^a)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4DxNwHeydXA
(期待別人達到自己的100個要求,自己是否也能達到別人的100個要求!?)
2.政治權利:
(1)監護權與探視權
(2)肯定行動與反歧視
(3)相關案件的證據標準:強暴、兒童虐待、性騷擾防治…
(4)不平等的判決
(5)機構內男性的強暴:強暴與性欲無關,“不尊重”是唯一原因
(對女性來說,重點不是性的喪失,而是安全感、信任感受傷!)
(6)徵兵、男性軍人的權利
(7)不平等的負擔:兒童養育、膳養費的支付…
(8)outdated sexual codes
(9)先生受虐
(10)謀殺親夫--受虐妻子的自衛
(11)對純男性組織的攻擊
(12)老兵的補償:無法從其他家人、孩子(非平輩)身上取得的被照顧感受,在華西街以低廉價錢取得性工作者給予的擁抱、撫摸
(13)男性的權利與同意權:未婚男性無法決定孩子生命的去留(女性是否能墮胎)
(14)校園中男學生的管教
3.性Sexuality:
(1)同性戀
(2)同性戀恐懼症
(3)婚姻中的性滿足
(4)男人對激情式的愛之態度
(5)忌妒
(6)面對女性時與性有關的憤怒/罪惡感
(7)表現期望與性無能
(8)一夫一妻制:固定伴侶比較能有甜蜜感(關係上,不固定固然有新鮮感,但可藉由情趣用品/環境改善ex愛情賓館)
(9)亂倫的男性生存者
(10)男性與墮胎
(11)色情書刊與妓女
(12)性傳染病
(13)男性促發的性
100年北市調查2.4%性侵受害者為男性→4.8萬in北市
4.約會:
(1)早期關係的男性角色
(2)誰付賑
(3)給承諾的壓力
(4)反應男性自我揭露的壓力
→結婚後,疏於約會=中年失業,對應徵工作的生疏
5.健康:
(1)前列腺問題
(2)男性死亡率
(3)工作場所的傷害
(4)類固醇
(5)割包皮
(6)運動
(7)自離婚中復原
→男人結婚:身心健康較佳(早點結婚好)
→女人不結婚:生活壓力較小(不要結婚好)
→15年婚姻後,男人最好的朋友是妻子,女人最好的朋友未必是先生
→男性永遠不能理解為何女人買個菜都能認識朋友,為何七老八老還能跟國中同學連絡
→男性家庭外的人皆為工作上所須的人脈vs女性善經營關係(姊妹情誼、母姊關係、婆媳關係etc)
→傳統結構的研究:“寂寞”對身心傷害大於“抽菸”
ex郭台銘~再愛前妻也要在3年內再婚,否則10年內必掛(因為失去最好的朋友),但女性相反,死了老公,也不會活不下去~
現代人善於建立關係(fb、打卡),但因不會修復關係,而快速的結束關係→如何留住關係
6.男性的形象:
(1)怎樣才算是有男性氣慨的男人:比起女性,台灣近代缺乏代表人物
(2)電視中的男性形象
(3)女性主義者如何描述男性
(4)認同女性主義觀點的男性:不受同性歡迎、被同儕排擠
(5)廣告中的男性形象
(6)組織化宗教中的男性刻板印象:最保守
(7)學術研究中對男性的假設:欠缺,ex外配造成低成就孩童→娶進外配的男性才是原因
(8)男性代名詞及女性代名詞::帥哥、美女(觸性騷防治法:主觀上不舒服vs漏洞:兒童不懂表達不舒服)
男性的形象→“一種態度”
(對個案真心的關懷→社工必有反移情作用,處理分離是正常,但未必會有焦慮)
1.泰國廣告(父子感情親情)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sudjFepUm_4
2.不老騎士(想做的就去做!)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5E5LQwpOy1U
3.失敗的台灣廣告(買了車卻不會載爸爸,或是繼續讓爸爸載= =)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H4x3Cdd9wB0
山寨化→客製作(=要你管)
7.性少數的男性:
(1)女性化的男性被接納的程度比男性化的女性低(如葉勇誌)、也低於男同誌
(2)性偏好的少數,如虐戀、戀物:vs大人對孩子說的“打你是愛你,愛之深、責之切”
(3)斯班納事件:彼此同意,未傷害他人卻被判刑vs拳擊、整型、刺青
(4)男性性工作者:被認為得了便宜還賣乖,但其實工作中不可能要求女性客人做什麼,面對無性趣的客人的辛勞無人知…
(5)雙槍俠
我很喜歡今天講師的幽默與用心準備,他帶來了許多短片,
大家看得又笑又感動的~我連哭了好幾次>"<
很喜歡他中肯、簡單的解說,其中他還提醒了我們肢體語言的要點:
★安慰人的動作:拍肩(一般人認知)
但其實拍肩的含意是:夠了(制止的動作!)→適合用於擅長情緒勒索的個案~
→單向的摸(真正的安慰)vs雙向的摸(我知道、但我沒時間、敷衍)
↓
肩頰骨:給人的感覺一般(用於個案)
脊椎骨:讓人更溫暖、更親近(用於關係親近者)
→可以更快叫醒人XD
而對男性個案的服務,以理性、焦點解決、對方的角度/語言,刺激他、提點他即可
對於男性個案的移情,要了解個案從未真正認識我,只看到sw的一面,當事人的一切都是他的症狀,標準做法是即時回應ex你這樣說是要惹我生氣嗎…
今天一大串的筆記,結果不過是整理上網,也花了3小時= =
但真正感動的還是在於講師在字裡行間所強調的“個體差異”,
以及文化架構對性別、男性、女性產生的影響~
我很高興能遇到這樣的老師,讓我不禁愛上他XD
一天的課下來,覺得身心好愉悅、滋潤的感覺真好!
之後難得的到紀伊國書屋,看到好多好好看的書>"<
~果然書是無底洞大坑~好想看、好想買>///<
早知道今天真應該錄音的,好多好多想要回味的部分,
讓我看得又哭又笑的,沒想到有老師可以把性別意識講得這麼親切,
除了好想把他推銷給社會大眾~
更想把他請來當督導老師XDDD~尤其是他認同性工作者這件事讓我更深有好感XDDD
>///<~累了…
留言列表